37种珍贵野生动物影像在歙县清凉峰被拍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种珍图片,贵野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生动任何媒体、物影网站或个人,像歙县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凉峰链接、被拍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种珍媒体、网站,贵野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生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物影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10月29日,像歙县清歙县林业局消息称,凉峰近日,被拍歙县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种珍已鉴定出各类野生动物37种,其中鬣羚、猕猴、黄喉貂、白鹇、黄鼬等为首次出现。
三年来,该保护区多台红外相机先后拍摄捕捉到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等,监测显示保护区生物物种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曾经消失的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已重现。
目前保护区共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7种,拥有保存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植被,分布有各类野生植物1570种,脊椎动物377种,昆虫类1020种,大型真菌148种,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2014年,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从国家林业局争取到“一期可研项目”项目,资金总额774万元。2015年,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90万元。2014年10月,与黄山风景区园林局合作实施黄山市GEF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2013年,查清了保护区内29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种,相继发现了保护区内野生银杏、华东黄杉以及长序榆等种群分布,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2018年建成歙县首个综合性生物标本馆,总面积300平米,分植物标本展区、动物标本展区,昆虫鱼类等多个功能展区,馆藏动植物标本640余件,体现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色物种资源。
2012年以来,先后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相继发现野生长序榆树50余株。2016年保护区经过连续两年的采种繁育,已成功培育出长序榆422株,填补了省内极小种群长序榆繁育研究的空白。
朱国荣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