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举行中医药非遗授牌仪式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来源:{typename type="name"/}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5-28 17:54:36 评论数:
2020年4月10日下午,安徽萧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萧县中医院举行,萧县萧县文化馆馆长周光明为“萧县王氏骨伤”、举行“萧县白芥子饼三伏帖”、中医“萧县五禽戏”三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授牌。药非遗授

多年来萧县已申报非遗项目中的牌仪中医药非遗栏一直是空白区,自萧县中医药学会2018年成立后,安徽召开了中医药非遗工作会议,萧县挖掘、举行整理了多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材料,中医通过申报、药非遗授评审多个环节,牌仪首批“萧县王二嫂子茶制作工艺”、安徽“萧县五禽戏”等四家中医药非遗项目于2019年12月获批。萧县为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举行三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挂牌于萧县中医院国医堂,以便带动该县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

“萧县王氏骨伤”是以宿州市名中医王德隆副主任医师为主要传承人,挖掘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中的正骨手法、杉木皮夹板固定、中医辩证中药内服、膏药外贴等治疗特色,突出治疗效果。该项目填补了宿州市在骨伤非遗项目中的空白。“萧县白芥子饼三伏帖”是以萧县名老中医陈领群、谢影等为主要传承人,挖掘整理了故去名老中医刘庆扬院长的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相关材料论文,该项目的申遗成功,为“萧县白芥子饼三伏帖”正了名,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继承创新。“萧县五禽戏”是以亳州五禽戏第58代传人田学义、蒋伟席、赵皆文等为主要传承人。将“萧县五禽戏”挂牌于中医院国医堂,是把健身养生和中医药的充分结合,在这里将指导该县年轻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习练,进一步指导临床患者的康复锻炼,把萧县中医药文化中的“医养结合”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指导全民卫生健康新理念。

萧县中医药学会自成立后,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医药进百村、中医药进学校等活动;建设了中医药传承、凤凰山养老院医养结合、中药种植科普示范等基地;成立了针灸医疗队走入基层。此次“萧县王氏骨伤”、“萧县白芥子饼三伏帖”、“萧县五禽戏”、“萧县王二嫂子”首批四个中医药项目的申遗成功,是萧县中医药发展中的必经之路,为打造萧县中医药品牌化,促进萧县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打下良好基础。(王谦胡群)